学校简介
江津区白沙中学校位于麻柳湾社区,背倚大旗山,面临长江,系江津市教委直属学校。白沙中学100年历史白沙古镇中的独秀取得多次优秀的成绩十分重视的把墙壁涂上红色,故称"红楼"。1940年的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组成一支"抗日合作军"。1940年至1942年,抗日合作军一个营的部队常驻扎在这里,部队由该营营长朱金铭带领。
发展历史
1942年农历八月初一日凌晨,由于汉奸告密,驻扎"红楼"的合作军官兵突遭日军包围袭击。抗日合作军奋起抗击,在突围中,营长朱金铭等81位指挥员中弹牺牲,只有部分官兵冲出重围,安全转移。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震惊东江地区的"红楼事件"。旧址由"红楼"及后面天主教堂二座建筑组成。前面是红楼,坐西向东,为中西合璧式建筑,占地面积105.84平方米。中间是内院,面积80.6平方米。后座占地面积110.88平方米。皆为两层建筑。左右两边是厢房,与正座各隔开1.5米宽的通道。左厢房通面宽15米,进深6.5米,占地92.5平方米。右厢房通面宽21.1米,进深6.5米,占地面积137.15平方米。皆为两层建筑。正座的左后侧还有一座两层中西合璧式建筑,面宽3间11.2米,进深7米,占地面积78.4平方米。红楼总占地面积为659.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069.54平方米。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红楼"建于1919年,原是田墘知名人士游子干先生倡议、筹款建造的田墘学校。游子干先生,清宣统年间补廪生出身,民国初年曾任紫金县县长,为政公正廉洁。后回田墘故里,发现故乡尚无学校,百姓子弟无以求学,故亲自倡议,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办学建校。当时,最富有的是当地的盐场主,游先生曾发动广大盐工罢工,逼使盐场主捐出大量资金,遂于1919年建成。红楼与后面天主教堂相距只3.6米。教堂建于1916年,坐南向北,面宽6.8米,进深17米,占地面积115.6平方米。仿西式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至今该址墙壁上还保留着当年合作军进步官兵书写的标语。
说起红楼,就自然想到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北京大学的红楼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小红楼,那里住着鼎鼎大名的启功和已故的钟敬文两位大师。但还有一处也叫红楼的地方,那就是位于汕尾红海湾开发区田乾的红楼。
田乾这一红楼的出名是在1941年9月20日发生的国民党部队158师472团朱金铭营长率部194人进驻于此,并在晚与驻在汕尾的前来围剿的日军发生战斗的地方。由于在日军疯狂的围剿下,朱营长率部突围和抵抗。是役牺牲了朱营长以下的官兵81名,被俘42名,阵亡战马一匹。自此,红楼便与田乾人民结下了深厚感情。每当到这一时间,田乾人民便会自觉去凭吊阵亡的壮士。
办学历史
该校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校址设在白沙镇禹王庙,原名为白沙镇区立高等小学校,首任校长程农初,招收小学毕业男生,学制三年。1929年,曹玉珊接任校长,学生由180人逐渐增至500人。1932年,受镇商会委托,附设商科初中简易班,原订学制3年,因立案未准,两年后即提前毕业就业。1934年,白沙发生大火灾,一些初小被烧毁无法恢复,学校接收官、公、营、庙产年租谷二百余石作基金,改为私立三楚小学,扩充校地,增办初小,以校侧大圣寺设初小部,以乡谊祠设幼稚园。1941年时,学生达1000人。抗日战争胜利后,初中生源增加,1945年停办小学,学校更名为“三楚中学”。
1950年秋,白沙的三楚、至德、新化、修平四所私立中学联合,组成“私立白沙联合中学”。校址设在禹王庙,由王达源任校长。原修平中学高中部并入奎新中学,只办初中6个班,学生约200人。1953年1月,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江津县第六初级小学校”。1956年县委、县府从白沙迁往江津后,县人武部、共青团、工会、农会、妇联的办公用地全部交给学校利用。政府还将学校背后的大旗山、学校临江的西河坝划归学校作为种植用地,学校占地已达百亩。学校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在校学生多达800余人。以后,不断调整、充实教师队伍,学校教育质量迅速提高。学校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除完成学业外,每周还安排两节劳动课,学生自己动手养猪、牛、羊,种植各种蔬菜,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学校也能做到月月有猪杀、周周打牙祭,学校受到省、地、县各级政府的表彰。学校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生活,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在教学质量评比中,经常名列江津地区中等学校的前茅。1960年5月,校长陈永富光荣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卫生、新闻、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并捧回了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的《全国先进单位》奖牌,学校名噪四方。
1964年,全校初中10个班,学生464人,其中外地学生298人,占全校总数的64.2%。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师生停课闹革命。白沙中学校地上原有唐、明、清3大古建筑。唐代大圣寺最壮观,正殿面积400多平方米,两边有厢楼走廊,中间有座戏楼,楼前是200多平方米的大坝,楼后是花园,古建筑的特色是雕龙画凤、彩画装饰。
1966年夏开始搞“文革”运动,学校的古建筑成了“破四旧”的对象。紧接着在红卫兵的“打、砸、抢”中,学校封存的档案、图书、仪器等物资又毁于一旦。学校全面瘫痪。3大古建筑在“文革”时期被捣毁。
1970年3月27日,江津县革命委员会批文成立了“江津县第六初级中学革命委员会,杨治荣任主任。同年7月,县革委将学校交给白沙镇管,改名为“白沙镇五?七中学校”。当年秋季恢复招生,共招收16个班,近千人,是全县招生最多的学校,学生以部队建制,编成五个连,16个排。1972年,学制缩短为两年。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否定“文化大革命运动”后,学校工作逐步进入正轨。学校取消了带有“文革”色彩的“五?七”命名,更定校名为“江津白沙中学校”,恢复县管,按县政府的规划,白沙中学设初、高中两部。从1977年开始恢复考试制度,在白沙镇各小学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初中新生,学制为3年,主要在城区招收高中新生,学制为两年。通过考试,学校收初中新生12个班,收高中新生5个班,学校办学迈上了新的里程碑。1984年,学校规模达27个班,学生有1376人。
1983年秋至1986年秋,先后每年分别招商业会计、工业会计、家用电器职业高中班1个,学制两年。1987年,高中恢复3年制,并面向全县初中学校招生。1989年,设高中7个班,初中17个班,学生共1140人。
2004年,江津市整合教育资源,将高屋中学划给白沙中学统一管理,2005年12月,两校合并。白沙中学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培养学生数万人,其中革命烈士谭祖尧、原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上将、现国家气象局副局长李黄、国际发明金奖获得者张朝吟、作品进入国际奥委会的青年画家陈可之、国际贸易专家王强等为杰出代表。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全国一、二、三等奖有近百人次,重庆市、江津市级奖300多人次,特别是:初84级学生赵锡贵,在地区体育竞赛另获中长跑冠军,被四川省田径队选入;1990年至92年,学生连续获得重庆市无线电装机赛团体第一名;1991年,学生蒲航、赵朝彬和万波囊括重庆市车模赛一、二、三等奖;1995年,初96级1班学生张周荣的论文《商海浮沉话读书》获重庆市第八届中学生思想政治论文比赛一等奖;初97级学生涂咏秋、龚颖分别考取业余钢琴十级、九级,2000年,学生邓亚丹作品《中国龙》获重庆市拓展素质教育“创造未来手工创作大赛”所设的唯一特等奖。中考、高考升学率连年上升,初中升重高近年都排在江津第五名以前, 2005年,中考上线181人,2006年,考入重庆市重点高中221人。学校先后获得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先进学校”;共青团中央表彰的“德育先进集体”;重庆市表彰的扶残助学先进单位;江津市表彰的学校工作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江津市教委表彰的“四好”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教育管理达标学校、素质教育先进学校、优秀教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先后投资690多万元人民币,新征校地 30多亩,新建200米环形跑道标准田径运动场和2块灯光篮球场、排球场;新建4000多平方米的两幢学生宿舍和 3335 平方米的一幢教学大楼。学校总面积现已达 5万多平方米,共有教学大楼4幢,教师学生宿舍和公寓共9幢,综合大楼1幢,购置了150台计算机,配有四间多媒体教室,完成远程教育资源配置;新添置3万册图书和电子图书系统,满足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需要。现在的学校已有能容纳 58个教学班,3200余名学生的规模。
2006年,学校有教职工163人,专职教师 156 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78 % ,江津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5 人,江津市镇乡级骨干教师 13 人。近两年,教师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的有60余篇,教师参加各级赛课获一、二、三等奖20余人次,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市级 各学科竞赛中,教师获各类指导奖5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