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简称内江一中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是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四川省示范性高中,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始名内江县官立中学堂,曾用名内江县中学,内江县初级中学,内江县立中学,四川省内江第一中学校,四川省内江高级中学,1980年,更名为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至今未变;1994年,与四川外语学院联合创办“四川外语学院附设内江外国语学校”,增挂第二块校牌;2005年,学校增挂“内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牌。2009年,学校又增挂“范长江中学校”校牌。截至2012年4月,学校占地120余亩(计划新增69亩),共有在校学生近5000人,在校教职工220多人。
办学历史
1906年,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始名内江县官立中学堂,校址为原科举考棚,即今内江市市中区上南街军分区宿舍,首任学监为毕业于日本东京宏仁师范的王黻堂,其后校首依次为刘昭藜(昭汉)、邓蜀辉、陈奎光(其昌)、古德钦(道崇)。
1916年,更名为内江县中学,校址未变,校首依次为李焕臣(在兹)、尤康、魏绍楚(火俊)、古道崇、刘高汉、孙泽余(正心)孙亚通、曾云涛。
1924年,更名为内江县初级中学。
1939年,为避日本敌机轰炸,校址迁白马水晶坝张氏祠堂。
1940年秋增设女生部,次年春增设高中部,并易名为内江县立中学(完中),男女生分住水晶坝猫儿寨下的钟宅、江家坝的江宅。因战乱影响学校稳定,校长变更频繁,依次为洪平安、刘祖尧、刘心愚(德宗)、黄伯刚、黄国栋、邓文锋、艾尔森、曾杰、张星石、张德府、肖绥来、宋自节、曾繁英。
1942年,内江县立中学女生部剥离出来,分立内江县女中,女中校址迁至原内江资圣寺,即今市政府地址。
1943年,内江县立中学(男中)校址迁至桐梓坝,即原内江教育学院今内江师院西区校址。内江县立中学及1942年后的男中校长依次为谢怀清、程敦亮、郭芳、向道骥、何震华、魏心如、尧文藻;内江县女中校长先后为邓学城、刘英才、宋觐光。
1951年,新中国成立后,内江县立中学易名为四川省内江第一中学校,内江县女中并入。校长依次为尧文藻、宋觐光、肖敬、周远德、高维智、洪亮(代)、李有善。
1955年,省定新建六所省属重点中学,以此四川省内江高级中学成立,校址为今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校址(桐梓坝魏家冲),建校起至1960年,校长依次为周远德、胡瑞佑、陈杰。
1961年,四川省内江第一中学并入四川省内江高级中学。两校合并后,校址为今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未再变更。期间,校长为吴友德。
1974年,四川省内江高级中学易名为四川省内江第一中学校。
1974—1976年校长为吴友德,其后为孙少兰、陈文炽、孙少兰。
1980年,内江地区改为内江市以后,定名为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
1982年,确定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1988起为校长为刘江生。1994年,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率先实行办学模式改革,与四川外语学院联合创办“四川外语学院附设内江外国语学校”,增挂第二块校牌。
1994年,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率先实行办学模式改革,与四川外语学院联合创办“四川外语学院附设内江外国语学校”,增挂第二块校牌。1998年,被四川省政府授予“四川省校风示范校”称号。
2002年7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四川省普通示范性高中”。
2002年10月起,校长为闻正国。
2005年,增挂“内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牌。
2009年,为纪念杰出校友范长江,为传承弘扬伟大的“长江精神”,经市委市府提议、市教育局批示,增挂“范长江中学校”校牌。
2013年12月23日,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为“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5年9月21日,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
2017年5月8日,内江一中、内江九中结成联盟。
硬件设施
截至2012年4月,内江一中拥有语音、电教、计算机网络、理化生实验、图书阅览、学生公寓、多功能演播厅等设备设施。多功能塑胶运动场、艺体综合大楼、全新的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楼等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建设已正式启动。
师资力量
截至2012年4月,在校教职工220多人;在岗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100%,有硕士研究生2人,研究生结业11人,高级教师61人,外籍专家2人,特级教师2人,国家级优秀教师、省级骨干名优教师15人,市、县级优秀骨干教师107人。
学校荣誉
截至2015年9月,学校先后被授予“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足球)”、“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内江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殊荣,并于2014年成功争创为“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第五届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理事单位”、四川省校园文化建设典范学校”、“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等50余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内江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学校”。
学校活动
学校每年定期举行歌咏比赛、田径运动会、安全文化书画展、教职工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截至2014年,学校成立有文学社、校报社等社团;为发展学生特长,学校还组建了舞蹈队、皮划艇队、足球队,武术队等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