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重庆市巫山高级中学是重庆市重点中学。学校创办于1941年11月,校舍在城西三十余华里的朝阳洞古刹,最初定名为“巫山县国立初级中学”,简称“巫中”。1953年更名为“四川省巫山县初级中学”;1954年1月迁入城东北的土城坡。学校于1958年秋开设高中,成为完全中学,遂更校名为“四川省巫山中学”,1978年列为万县地区重点中学,1998年更名为“重庆市巫山中学”。2002年月搬迁到苟家坪。2003年11月,通过重庆市政府验收,成为市级重点中学。2004年9月学校高中部全部迁入苟家坪,2005年被县政府命名为重庆市巫山高级中学。
办学条件
占地288亩,建筑总面积81907.5平方米,现代设计,布局合理,建筑宏伟,富丽大气。学校具有一流的设备设施。配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学生电子阅览室、教师电子阅览室;建有标准学生公寓、宽敞的学生食堂和亮丽的校园文化广场;校园宽带网络遍布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正在修建标准的足球场;拟建体育馆、科技馆、图书馆。一所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的高级中学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学校具有一流的师资力量。现在教职工252人,其中研究员1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33人,中级教师87人;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2人,重庆市骨干教师10人。
学校办学效益不断提高,1941—2004年毕业生7万多人,恢复高考制度至今,已为大专院校输送新生6000多人,其中升入清华、北大、复旦等名牌大学的有100多人。毕业生中享誉欧美的专家学者,有常驻联合国的官员及代表,也有国际国内颇负盛名的各类人才,可谓龙头腾跃,桃李竞秀。
1995年以来,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研成绩突出。近年来,教师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有300多篇教研率文获市、县等级奖有多项研究课题成为国家教育部,市、县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并获各种等级奖学生参加竞赛有900多人次获国家、省市级等级奖,学校多次被评为市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校具有一流的校园环境。做到了香化、绿化、美化,已成为新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被推荐为重庆市绿化先进集体。
所获荣誉
学校具有一流的管理水平。是重庆市文礼仪示范校、市电教示范校、市教育科研基地校、市德育标范学校、市卫生先进集体、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原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同志,国家部委领导,重庆市黄镇东书记、王鸿举市长等领导人,广东省、深圳市珠海市等对口支援的省市领导都曾亲临学校视察,给予了高度评价,誉为“三峡库区移民第一校”。
教学建设
校舍占地总面积为199488㎡,房屋面积78520㎡,教学用房面积27427㎡,活动场地面积46666㎡。校园绿化面积达88000平方米,绿花覆盖率达46.4%。学校有行政办公大楼、三栋教学楼、实验大楼、电教楼、后勤部综合楼、学生宿舍楼、标准运动场。
建立了五大系统:校园广播系统、班班通教学网络系统、电子监控系统、校园网络系统、校园办公系统。学校图书室现有藏书30多万册,实验设施得到补充与更新。作为市级重点中学,办学效益显著。学校现在是重庆市电教示范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基地学校、重庆市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卫生先进单位、成都军区国防生源基地、重庆市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绿化先进单位、重庆市市容整洁单位,重庆市文明礼仪学校、重庆市共青团工作重点联系学校、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市级文明单位、重庆市园林学校等。
高级中学自迁入了新校址后,确定了“以人为本,坚持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和谐发展”的办学理理念。确立了“123”发展战略。一条主线:创建市级特色高中。两个转变:发展模式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发展型转变;工作重点从硬件建设向软件建设和内部管理转变。
三个目标:一是转变教育观念,达到教学成绩与素质教育培养双丰收;二是创新办学模式,形成普教为主、职教为辅即普职融通的综合高中模式;三是提升社会效益,实现“立足巫山,背靠全渝,辐射西南”的效益空间格局。近年来,学校以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校现在是重庆市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卫生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礼仪学校、重庆市共青团工作重点联系学校、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是学校走特色之路的重要一步,必将全面推动学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办学理念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以德立校,依法治校。
强化政治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发扬奉献精神。全体党员、中层干部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班子成员要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积极带头的作用。领导班子必须思想统一、团结一致、务实进取,倡导人本化管理,人文化关怀。
学校党支部要不断加强党员作风与党组织建设,通过实施校务公开,建立领群交流平台,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依法治教。一是聘请法制副校长。二是组织师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优化教育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发挥评价、激励和导向功能。
二、确立现代德育理念,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四大转变。
1、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学校德育应为社会和谐发展服务,学校德育应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德育应为学校发展服务。
2、德育工作力求完善和创新。
一个工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两个活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和建设校园小家活动), “三本”思想(以师为本,以生为本,以校为本),四个统一(过程和结果评价的统一、认知和行为评价的统一、自我和他人评价的统一、定性和事实评价的统一),五项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管理保障、人员何障、经费保障)。
3、注重德育实践,提高德育实效。
认真贯彻执行《中学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养成教育中,抓过程、重细节。一是利用好周三主题班会,二是充分利用校园舆论工具,三是丰富校园文化。
三、突出办学特色,体卫艺教育实现新发展。
为了突出办学特色,“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学生技能”,体卫处全面负责学校的体卫艺工作。积极对体艺教育进行认真规划,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并重。在创建过程中,学校的工作还面临诸多困难,但是我们坚信,在上级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团结奉献,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学校一定会获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