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大足县第二中学坐落在著名的“海棠香国”、“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大足,直属于大足区教育委员会,是重庆市重点中学、联招学校。创建于1947年,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为重庆教育谱写了新的篇章,为国家培养了许多的栋梁之材。目前发展速度在全市同类高级中学中位居前列,正在朝着努力建设成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重庆市著名、一流中学作为奋斗目标而奋斗!
办学特色
大足县第二中学大足县第二中学v终坚持“ 求真 ”是教育之本、“ 求实 ”是办学之本、“ 立德 ”是人生之本、“ 立行 ”是学习之本、“ 至善 ”是和谐之本、“ 至美 ”是育人之本,践行“ 铸魂励教,自强不息 ”的办学理念,“ 树德育才,和谐发展 ”的办学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强化管理,科研兴校,于2007年创建成为“重庆市重点中学”,正努力为重庆教育谱写新的篇章,为国家培养更多栋梁之材。
设施规模
2007年学校整体迁入“大足区教育科技城”,新老校区占地面积共约256亩,建筑面积共约1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亿元。目前在校学生4100余人,教学班59个,教职工259人。学校建有美术室,舞蹈室,音乐室,通用技术室,师生阅览室、图书室、电子监控室等功能室,教学设施齐备;学校建有1幢综合办公楼,2幢教学楼,3幢公寓楼,1幢学校食堂餐厅,有400米的标准田径运动场和6个标准篮球场及羽毛球场、网球场、室内乒乓球场、健身房等校舍建筑设施,校园环境优美壮观。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280余人,其中高中级教师148人,本科学历以上192人,22—29岁年轻教师有88人,30—39岁骨干教师102人,40—49岁学科指导教师57人,50—60岁知深教师15人,职工人员18人,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
历史沿革
1947年8月,民国时期设立“县立万古初级中学”,校址在现万古小学处,招收新生一班32人。
1948年春、秋各招一个班及秋季高中补习班共200多人。
1949年因解放战争时停时办。
1956年复校至1966年是二中发展史上的第一个时期,初中升学率名列县属单设中学第一。
1956年招收新生两班117人,并选定长生一社为校址,占地70亩,新修校舍,第一批修建12间教室的主楼一栋,学生寝室楼一栋(土墙),学生礼堂一个,师生食堂一个,建筑面积共1469平方米。
1957年秋季开学搬入新校舍,增招学生两个班,校名为“大足县第二初级中学”。
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10年,人妖颠倒,黑白混淆,不堪回首。文革后,学校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7年高中新生发展到10个班。从1978年起,连续三年创造了二中历史上升学率居高不下的第二个鼎盛时期。
1988年至1994年,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二中的发展陷入低谷。
而1995年至1998年,是二中历史上由衰到盛的转折时期,97年成功举办50周年校庆,98年中、高考成绩突出。
自1999年以来,学校的发展驶入快车道,学校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狠抓教改和教研,教育教学成绩突出。适逢盛世,2004年振兴教育之风劲吹,《大足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布实施,区委区政府决定将大足二中校迁进“大足区科技教育城”——大足区棠香街道办事处红星社区。
在区领导的正确决策和高度重视下,各部门大力支持,教育主管领导精心部署,学校积极运作,两年含辛茹苦,两年艰苦奋斗,二中高中部于2007年3月整体顺利迁入新校区,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此掀开了大发展的新篇章!
学校荣誉
“重庆市重点中学”、市 “安全文明校园”、 “重庆市体育强校”、“重庆市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 市高中教学教育质量二等奖、区高中教学教育质量一等奖、区高中招生工作一等奖、大足区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等。